过多食用红肉为什么易致癌?[西湖营养]_中国临床营养网

过多食用红肉为什么易致癌?[西湖营养]

2015-01-13 10:48:05  浏览:571  作者:临床营养网
李远红

营养主治医师
任职于:广东省人民医院

负责老年病研究所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及消化科病区的营养会诊。


熟悉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尤其擅长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病、脑血管意外置留鼻胃管管饲、胃造瘘术后等患者的营养治疗和咨询。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test
“ 欢迎关注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交流微信号:lcyyccc,然后回复姓名+本人职务+个人微信号,加入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



编者按:过多食用红肉将使得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西湖营养团队通过荟萃分析发现红肉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过多食用红肉也将促发2型糖尿病。近日,美国科学家也发现,过多食用红肉将增加患癌风险。西湖营养、中国临床营养网共同呼吁,让餐桌上少些红肉,多食新鲜果蔬。


美国研究人员29日说,他们可能破解了多吃红肉增加患癌风险之谜,这也许与一种叫做Neu5Gc的糖类分子有关。相关文章发布在学术权威杂志《PNAS》上[1]。


红肉主要是指牛肉、羊肉和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肉。此前研究表明,人类长期食用红肉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如胰腺癌、肺癌等,但其中的原因却一直没有弄清楚。但研究人员观察发现,人类以外的其他食肉动物吃太多红肉似乎患癌风险比较低。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红肉中含有一种叫Neu5Gc的糖类分子,多数食肉动物自身会产生这种分子,但人类却不会。因此,人类食用红肉后会把其中的Neu5Gc分子当成外来分子,从而引发针对性的免疫反应,不断产生抗体进而导致炎症,而炎症会促进肿瘤的形成。而其他动物由于体内有这种分子存在,免疫反应不会被触发。


为验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利用体内无法产生Neu5Gc分子的转基因小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喂食Neu5Gc分子的转基因小鼠患癌风险是对照组正常小鼠的5倍。


负责研究的阿吉特·瓦尔吉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首次直接证明,模拟人体内的实际情况——喂食人体自身不会产生的Neu5Gc分子和诱发抗Neu5Gc抗体——会增加小鼠自发性癌症发生几率。”但瓦尔吉也指出,要在人类身上获得最终证据会困难得多。

红烧肉美味,可不要贪多~


瓦尔吉表示,这一工作也有助解释食用红肉与其他慢性炎症相关疾病如动脉硬化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潜在联系。


这项研究并不要求人们放弃食用红肉。瓦尔吉说,适量食用红肉是年轻人一个重要营养来源,“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最终找到针对这一难题的实际解决方案”。



【TIPS】: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西湖营养更多信息。

要查看西湖营养关于红肉的研究,可在关注“西湖营养”微信后回复:红肉,即可得到相关文章



“西湖营养”是 “中国临床营养网”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将优选其精华微信帖,转载于此。


建议大家长期关注"西湖营养"——优秀的营养科普平台。

谢谢!

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单鹏丽/许桢2015.1.13于郑州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