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营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析_中国临床营养网

国外大学营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析

2014-06-15 11:23:45  浏览:1549  作者:临床营养网

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共10所一流大学本科营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旨在为完善和优化国内本科营养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营养专业名称、学制学位情况和所属院系

受调查的10所大学共20个营养专业中,专业名称采用“营养学(nutrition)”、“营养科学(nntritional science)”、“饮食营养(nutrition and dietetics)”各占29%,只有少数采用了“食品与营养”的名称。虽然营养与食品看起来密切相关,但除了有一部分学科交叉外,两者各有系统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理论及实践内容,要在短短的4年大学本科中完成营养与食品两个专业各自的系统教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在各国大学中营养和食品两专业都是分开招生和教学

国内的营养专业多设在医学院或公共卫生学院,但国外的营养专业除在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外,还有农学院、生态学院、资源学院等。

大学本科营养专业培养目标

各大学本科营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营养师、营养学家、营养知识的传播者。

(2)为未来想成为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专家、政策制定者提供营养培训。

(3)提供一个宽泛的多学科训练,包括代谢、行为科学和人群研究,强调批评性思维,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营养领域的领导者,通过营养影响人类健康。

(4)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医院、公共卫生领域、饮食管理和服务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教学和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就业或继续深造。

大学本科营养专业课程设置

各大学营养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包括营养基础类课程、公共营养学、人群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科学、餐饮管理和营养学研究课程等,但课程具体侧重点安排、学分数要求均有所不同。

 

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宽泛性

营养专业的宽泛性表现在其所在学院的多样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农学院、运动学院、生态学院等,不同的学院和多样化的师资背景也使营养专业的发展更为丰富多彩,但也导致营养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营养专业的宽泛性有利有弊,利在就读营养专业的学生有较多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弊端是专业教育和培训较难统一和规范,缺乏系统性。

国内本科营养专业可借鉴的课程内容

分析这些大学营养专业课程设置,有一些核心内容是可以总结并借鉴的。

 

(1)基础课程:普遍设置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

(2)营养专业课程:虽然课程名称多样化,但教学内容基本和国内目前沿袭的专业课程一致。

(3)食品学课程:普遍设食品学课程,一般采用概论的形式,有2~5个学分。

(4)食品和餐饮服务与管理:各受调查大学普遍开设此类课程, 目前平均3个学分。

专业研究能力培养

各受调查大学普遍设立营养与饮食研究课程培训,除了一般科研课程,有些受调查大学还专门为优秀学生加设科研培训和实践课程。

对国内本科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国内开设在医学院的营养专业一方面应该完成上述核心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像国外不同学院开设的营养专业一样,充分利用医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加强医学和预防医学的课程,培养学生通过营养和饮食手段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转自史永亮老师空间)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李绿刚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