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网官方QQ群:临床营养师3群:656061429临床营养师3群临床营养师1群:2754758(已满);临床营养师2群:87144124(已满),官方公众号:临床营养网;微信号:lcyycc

心灵营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营养 > 心灵营养

专家只不过是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犬

医学本质是技艺

医学本身并不算是一门科学,只能说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它依赖于深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医学本质上是一种技艺:根据患者的诉说和体征,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科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的结论,再加上诊断技术,进行推理,从而做出决策。医生面对的每一名患者都不尽相同,充满了不确定性。科学知识可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但不能消除。

正因为如此,医学教育不仅包括学习已知知识,还需要长期的临床训练,目的就是能够使医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好工作的准备,尤其是要掌握在纷繁复杂的临床信息中提取关键的有用资料,或在信息有矛盾以及信息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

尽管科技飞速发展,医学作为一种技艺,并没有发生变化。无论专家怎样阐述自己的诊疗思路,把他们记录在案,加以传授,这都不能传承下来。后人只能从中开拓思路,应用到偶尔遇到的几个相似的病例上,仅是降低了临床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教育讲求系统性

医学教育应该涉及人的方方面面,包括态度、价值观、情感、思想和习惯等等。但是,医生的价值观、态度和习惯并不能从书本和授课中学来,而是在人生路上形成的。医生的培养包括文化的吸收和自我塑造。

医学知识的更新非常快。比如,美国急性心肌梗死指南在20年间就更新了6版。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曾说:学生们往往觉得困惑:因为我告诉他们,在医学院所学的知识,其中有一半可能在10年后会被认为是错的,更糟糕的是,没有一个老师知道是哪一半错。因此,毕业之后的医学再教育对于医疗而言格外地重要。阅读文献应作为医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现代社会是通过文献组织起来的,文献体现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如果医生不能参与写作文献,不能有效地阅读文献,他也就失去了上升通道。

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培训应具备4个层次的教育。一是临床基础教育,也就是在医学院校内的在校教育,以学习医学基础学科(如解剖)和临床科学(如内外科等)的课本知识为主;二是一定程度的师傅带徒弟式的临床技能培训,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临床思维,主要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与具体的患者结合起来;三是因医学科学的发展很快,医生应具备从全球以及最新的文献中寻找最佳治疗方法的技能,即写作和阅读文献的能力;最后,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医学伦理和人文教育培训。而且,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在临床上的摸爬滚打,让这4个技能变得水乳交融,才能算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如此算下来,至少也得10年时间。

当前教育提不起

最近20多年来,医学知识爆炸,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制度和社会环境也有了巨大变化,社会和患者对医学和医生的要求也有相当大变化,用老办法来培养新医生显然有很大局限性。但中国的医学院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医学院的课程表很多年没有变化,课本的内容大同小异。

在临床技能培训方面,全国水平高的大医院病例资源丰富,专家云集,本应是培养住院医生的基地,而不是留人的地方。但我国的毕业生挤破头也要进大医院,直到退休也不愿意更换医院,使大医院的培训功能丧失。而且优秀的大医院较少,很多住院医师的培训条件达不到要求。

当今世界上所有的重要的医学文献都是用英文写的。现在我国还有人在争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不明白医生的英语水平和诊疗水平的关系。实际上,英语差就等于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可以说,由于语言和传播的问题,世界医学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使中国与世界又远了一步。

在医学生的课程里,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形同虚设,内容空洞,上课几乎就是走过场,也从来没有进行过沟通技巧的培训,很多医患矛盾由此产生。门诊时间只有七八分钟,如何在这极短的时间里达到最有效的沟通?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文理分科过早,许多理工专业人员缺乏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和思维训练,医学专业人员也是如此。爱因斯坦曾说过,让学生获得对各种价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很重要的,他必须能真切地感受到美丽与道德的良善,否则他的专业知识只是使他更像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犬,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有些人简化了这句话,说得更直白:专家只不过是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犬。”

  作者:杨金刚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