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食俗年年有 巧吃慎选保健康
[来源:大洋新闻 2014-9-1]
中秋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味浓浓的。这个时候中国人总爱一家团聚,在餐桌上摆满当季的食品,彼此分享这份丰收和团圆的喜悦。正因如此,中秋节渐渐地变成了美食节,品种繁多的食物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也有注重健康的家庭,对中秋食俗很有考究,也提出了到底怎么吃才能更健康、更安全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主任谭荣韶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被采访专家:
谭荣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主任
丨藕:制粉更健康
[食俗故事]
和月饼一样,中秋吃藕也有团圆之意。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
[健康食谱]
藕盒子
做法:把藕从正面切片;把葱、姜切成末,猪肉剁成末,在猪肉里放入老抽、盐、葱、姜、少量的蛋清,拌匀;面粉里放入一个鸡蛋和少量的盐,加适量的水搅拌成稀面糊,把夹好的藕夹子均匀放在里面打滚,挂上面糊;锅烧热放油,烧热放入藕,煎至金黄色即可捞出。
[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止泻的功效。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专家提示]
老人吃藕粉更养胃
把藕加工制成藕粉,更易于中老年人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制作方法非常简单:首先,把藕连皮切成薄片,为了加快干燥速度,可以先蒸上5分钟;然后,把藕片平铺在干净的纱布上晒干,等晒干、晒透后,放入研钵中捣成粉末即可。早餐时,用开水冲小碗藕粉,有助于老人开胃。从营养的角度来看,不仅能保证摄取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还有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但血糖较高的人群不宜进食过多,否则会影响血糖。
丨芋:生芋有毒要煮熟
[食俗故事]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传说因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上一锅蒸熟的芋头。
[健康食谱]
芋头煲汤
做法:芋头200克,排骨50克。把芋头清洗干净,去皮,将材料放进锅中一起慢火炖约1个小时,调味即可。
营养价值: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
[专家提示]
吃芋头要把握好量
芋头一次不宜吃得过多,医生建议每次不超过50克。对肠胃功能较弱的中老年人而言,芋头淀粉多,吃得过多会导致腹胀,而且肠胃不好的人,消化吸引能力本身就弱,过多地食用会加重肠胃病。血糖较高的人群也要注意。此外,生芋有小毒,食用必须熟透。
丨螺:一次吃10颗就够
[食俗故事]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
[健康食谱]
紫苏炒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