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_中国临床营养网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

2014-05-07 14:56:47  浏览:870  作者:临床营养网

胃食管反流病(GERD)多发生于欧美国家,但随着经济增长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亚洲GERD的发病率亦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及结构的改变,目前针对老年人GERD反流的机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从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及24h食管pH监测三方面来研究老年人GERD反流的特点,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该项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3月至20133月就诊资料完整的老年人30例和非老年人40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分析发现,老年组典型反酸、胃烧灼积分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重度食管炎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24h食管pH监测结果中pH4的总时间百分比、pH4的卧位总时间百分比、反流持续≥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高于非老年组(P0.05)。因此,该回顾性分析认为老年人典型胃烧灼、反酸症状少见,但食管外症状发生率较高,胃镜下食管黏膜损害程度较重,24h食管pH监测食管酸暴露程度较高。

GERD近年发病率在全球有所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老年人成为GERD的高发人群,国内资料报道,老年人RE内镜检出率为8.9%,高于中青年人的检出率4.3%,因此老年GERD不可忽视,本研究将非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老年人GERD的各方面特点。

在临床症状上,本研究对比非老年组患者发现老年组GERD反酸、胃烧灼等典型反流症状较轻,而声嘶、咽部异物感、夜间咳嗽、夜间哮喘(非特殊过敏原性哮喘)等食管外症状较重,发生率高,与现有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原因可能为:老年人胃肠神经末梢感觉迟钝,疼痛敏感性降低,食管对反流刺激的敏感性下降;然而老年GERD患者多发食管外症状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研究显示食管-支气管反射、近端反流和微量误吸可能是主要机制。

胃镜下特点为,从本研究中可得出老年人患重度RE比例较非老年人高,与Pilotto等的报道类似,分析可能原因如下:

1)抗反流屏障改变:①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较中青年人低;②老年GERD患者常伴有食管裂孔疝,破坏了胃食管结合部的正常解剖关系,造成食管下括约肌松弛;③老年人因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常用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钙拮抗剂、止痛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刺激消化道黏膜、使LES压力降低,影响食管蠕动;④老年人消化道退行性变,使肌肉松弛,胃排空能力下降,胃内压增高,便秘、肥胖等导致腹压增高,超过LES导致反流发生,使老年人GERD率增高,导致RE的严重程度增加,与Nasseri等报道一致。

2)食管清除作用减弱:①老年人的食管蠕动功能下降,无推动性的自发收缩增加;②老年人唾液中重碳酸盐分泌减少,使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这些因素增加了食管黏膜在反流物中的暴露时间,故老年GERD患者RE较重。

3)食管黏膜屏障作用减弱:①老年人上皮的增生和修复能力下降,食管黏膜组织防御功能受影响。②同时据报道,老年人内脏黏膜血管壁增厚、变细,导致血流量减少,黏膜的功能作用下降。

4)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增强:老年人由于食管蠕动功能下降,不能将反流物及时的送入胃,增加了反流物与食管接触时间,以上均为导致RE严重程度增加的原因。

本研究中发现食管酸暴露程度的pH4的总时间百分比和表示食管酸廓清程度的反流持续≥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较非老年人增加,考虑原因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减弱,食管酸清除的能力下降;LES张力减低,增加胃食管反流;以及生活条件改善导致的肥胖、腹压高等原因有关。

综上所述,老年人GERD的反酸、胃烧灼等典型食管症状不明显,多以食管外症状就诊,但胃镜下RE的程度较重,且24h食管pH监测所示的食管酸暴露增多,与典型症状不平行,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反酸、胃烧灼等典型食管症状不明显、食管外症状就诊的老年患者,不能遗漏GERD的存在,且老年人合并疾病较多,临床医师要在临床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关注老年人GERD的发病情况,提高对GERD的诊治,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关注老年人的营养风险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