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宁: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兼临床营养科主任。河北省营养质控中心主任。
同时兼任: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营养联盟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学会肿瘤营养支持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营养保健学会常委
河北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院协会营养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担任多种杂志的审稿专家。
主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CDC达能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基金、省卫生厅、省科技厅、中国营养学会帝斯曼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指导在读营养学研究生10名,获成果4项。
近年来参加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开展临床营养科设置试点工作起草和《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有关临床营养工作规范制定;参加《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糖尿病膳食指导标准》《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营养科分册)》(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科分册》等起草。
老年饮食顺序有讲究,专家为你说细节
作者:李增宁 胡环宇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的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器官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牙齿脱落、胃肠道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机体对营养成分利用下降。因此老年人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老年人饮食要定量定时定序。
一、老年人饮食要定量
要节制饮食,吃七八成饱就行。老年人基础代谢下降,从老年前期开始易发生超重或肥胖。肥胖将会增加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险,参加适宜的体力活动或运动可以改善各种生理功能,保持能量平衡重视合理调整进食量和体力活动的平衡,把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吃得太多,摄入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易肥胖,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太长,会引起不舒服感觉,造成消化不良,横膈活动受阻造成呼吸困难,可能出现心绞痛之类的症状,加重肝脏和胰脏的负担影响健康;要控制主食、脂肪的摄入量,一般老年人每天摄入100g瘦猪肉,20g植物油,就可以满足人体需要了,多吃大豆类、乳类、鱼类、蛋类和瘦肉等食物。要多吃含铁丰富的油菜、西红柿、桃、杏和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绿叶蔬菜;要尽量多喝水。喝水太少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
一方面主食中应有粗粮细粮搭配,粗粮如燕麦、玉米所含膳食纤维较大米、小麦为多,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起到预防老年性便秘的作用。膳食纤维还能改善肠道菌群,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对血糖、血脂代谢都起着改善作用,这些功能对老年人特别有益。
二、除有特殊情况或身患某些疾病,老年人应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
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气血和肾气功能衰退。活动量少,胃活动慢,所以保持一定的进餐间隔时间,可以让胃得到适当的休息时间,这样也利于食物的完全吸收。
有些老人一天吃四顿饭,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消化情况,采取每顿少吃点,多加一餐的方法调整饮食。食物宜清淡,品种要多样化和合理搭配,做到五味调和,满足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根据活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
三、饮食以凉拌蔬菜、炒菜、主食、汤的顺序为宜,水果放在两餐中间做补充。
先吃清淡的新鲜蔬菜、豆类,会因清淡增加食欲;稍后吃一些炒菜或炖菜,由于口味重,味觉受到强烈刺激逐渐增加食欲;吃主食,适当摄入五谷杂粮的各种营养,增加饱腹感;最后适当吃甜品、汤,起到爽口和胃的熨帖感觉。两餐之间补充水果,既可以平稳血糖,又可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果酸,起到调节生活情趣和清口开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