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蔬菜应慎食[黎艺:海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_中国临床营养网

蕨类蔬菜应慎食[黎艺:海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2014-12-18 16:07:18  浏览:703  作者:临床营养网
黎艺

主任营养医师,海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营养专业,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0余年。在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海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海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学组委员

海南省医师协会健康保健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特约编委


坐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下午

地址: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三楼

电话:0898-68622416

test
“ 欢迎关注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交流微信号:lcyyccc,然后回复姓名+本人职务+个人微信号,加入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


蕨菜是我国常见的野生蔬菜,口感清香滑润,被誉为“山菜之王”,在我国各地山区均有出产。蕨菜营养含量丰富,每百克先蕨菜含蛋白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膳食纤维1.克,维生素C36毫克,胡萝卜素1.68毫克,钙24毫克,磷29毫克,铁4.2毫克以及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并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

祖国医学认为,蕨菜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利尿的作用。对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头晕失眠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虽然蕨菜口感良好、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是现有的实验研究表明,蕨菜具有诱发和促进肿瘤生长的致癌作用,可使大鼠诱发肠癌、膀胱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即使经过加工的蕨菜,也能诱发癌症。


蕨菜中含有的与致癌有关的物质有原蕨苷、蕨内酰胺、苯草酸、黄碱醇类化合物、橡黄素等物质,其中最重要的致癌物质是原蕨苷。这些致癌物质在蕨菜的根茎中的含量最高,叶中次之。蕨菜经过加工如草木灰、碱水处理及烹调后,原蕨苷的含量及毒性都会有所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


因此,我们在食用蕨类蔬菜时应特别慎重,偶尔、少量食用,不会对身体产生多大的危害,但是不能长期、大量、经常性地食用蕨类蔬菜。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