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网官方QQ群:临床营养师3群:656061429临床营养师3群临床营养师1群:2754758(已满);临床营养师2群:87144124(已满),官方公众号:临床营养网;微信号:lcyycc

营养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营养科 > 营养门诊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张平:周口市中医院营养科]

张平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周口市中医养生学会副秘书长。从事临床营养工作二十余年。


擅长: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营养咨询,营养宣教,营养培训,以医学营养治疗为核心、结合运动和行为矫正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全天。

地址:门诊病房综合楼3楼营养科

电话:0394-8288313

E-mail:zhangping40@126.com

test
“ 欢迎关注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交流微信号:lcyyccc,然后回复姓名+本人职务+个人微信号,加入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

张萍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营养科,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营养状况,为营养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MHD病人96例为实验组,行营养状况评估、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另选具有可比性的正常人95例为对照组行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等。


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正常61例(63.54%)、中等营养不良27例(28.13%)、重度营养不良8例(8.33%),44例(45.83%)平均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均低于规定摄入量,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MHD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营养评价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极易发生营养不良,从而增加并发症,影响生存期[1]。因此,对MHD病人进行及时的营养评估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不容忽视。笔者采用多种方式于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的病人96例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MHD病人96例为实验组,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29~7557.4±7.6)岁;透析龄5~12135.8±14.3)月,透析频度为每周2~3次,每次4h左右,使用动静脉内瘘。另选我院体检中心无异常的正常人9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相当,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营养状况评估 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包括2周体重改变、饮食状况、胃肠道症状、活动能力、应激反应、肌肉消耗情况、三头肌皮褶厚度及有无水肿等的变化,分为A级营养良好、B级轻中度营养不良、C级重度营养不良。8项中至少有5项属于BC级者可被定为中或重度营养不良。[2]


1.2.2 膳食调查 采用饮食记录法调查MHD病人连续3天的饮食情况,记录饮食的种类和数量,用营养软件计算病人每日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以及高生物价蛋白质摄入所占比例,取3天的平均值为病人的日常饮食状况。


1.2.3 人体测量 测量两组的身高、体重、上臂围(AC)(MHD病人测无内瘘侧)、同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再计算体质指数(BMI)及上臂肌围(AMC):BMI=体重(kg/[身高(m]2AMC=AC-3.14×TSF。


1.2.4 生化检查 两组均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正常61例(63.54%);轻中度营养不良27例(28.13%);重度营养不良8例(8.33%)。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36.46%。


2.2 饮食状况 MHD病人每天平均摄入能量(28.6±4.32)kcal/kg,蛋白质(0.89±0.35)g/kg,其中高生物价蛋白质﹤50%者75例(78.13%),44例(45.83%)病人能量和蛋白质均低于规定摄入量[3]:能量30~35kcal/(kg.d)和蛋白质1.0~1.4g/(kg.d),高生物价蛋白质占50%以上。


2.3 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 实验组AC、AMC、BMI、ALB、PA、HB、TC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两组检测指标比较(x±s

  n ACcm AMCcm BMI(kg/) ALB(g/L) PA(mg/L) HB(g/L) TLC(×108/L)

对照组 95 28.2±3.25 24.9±3.92 24.2±3.45 40.9±2.35 238±37.7 118±20.2 19.4±6.32

实验组 96 25.7±3.42﹡ 22.6±2.56﹡ 18.2±2.23﹡ 35.3±2.23﹡187±38.3﹡99±18.3﹡8.2±3.13﹡

与对照组比,﹡P﹤0.05


讨论

尿毒症病人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被透析器滤出,在每次透析时都丢失3~5g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同时食欲又差,如不及时补充将导致营养不良,增加死亡率[4]。因此,对MHD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及早发现营养不良并采取必要措施至关重要。SGA方法由Detsky等1987年提出,是目前国内外肾病病人应用广泛又比较灵敏的综合性营养评价方法。国内研究证实它与人体学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营养评价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5]。本资料SGA显示,MH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6.46%,膳食调查显示45.83%病人饮食热量及蛋白质未到达国内规定标准,并且有78.13%的病人摄入高生物价蛋白质未超过50%。可能由于MHD病人体内毒素淤积、酸中毒、胃肠道功能紊乱,再者药物、心理、经济等因素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饮食受限,加上透析丢失,使蛋白质和能量不能达到规定标准,明显低于机体需求量。因此,MHD病人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表中显示,实验组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MHD病人确实存在营养不良,由于病人摄入食物减少,蛋白质及铁摄入低下,加之透析时又丢失蛋白质及铁,使肝脏及造血干细胞合成白蛋白及HB降低,因此,ALB、PA及HB低下,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导致TLC也低下。由于MHD病人ALB低下,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降低,因此,AC、AMC低于正常,体质量也偏低。


通过多种评价显示,MHD病人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护理人员应定期测评MHD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及护理,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王莉,洪大情,王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犬尿氨酸与营养状态及血管硬化的关系.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6):411~415.

[2]顾景范,杜寿玢,查良锭,等.现代临床营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58.

[3] 顾景范,杜寿玢,查良锭,等.现代临床营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51.

[4] 韩晓丽.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低蛋白血症与必需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5):311~313.

[5] 杨勤兵,张凌,李平,等.应用主观全面评定法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3):143~146.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