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营养优质服务单元”试点
活动启动仪式——胃肠外科·营养科
一、基本情况
2014年5月15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举办了中国首例“规范化营养优质服务单元”试点活动启动仪式,参加的相关领导和人员有:医院党办李红主任、医务处杨修义处长、护理部宋葆云主任、宣传处、胃肠外科、营养科同志等。
期间王雯营养医师向大家做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专科营养医师第一周期(2014.6-2016.6)竞聘演讲》——首先对目标科室的病种、膳食医嘱、各类营养服务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明确了需求和现状,提出为期两年的第一周期工作目标,并从标准工作日安排和一名标准患者的处理流程这两个角度为主阐述了工作实施方案,最后并做出自我承诺。
二、各方代表发言
1. 胃肠外科主任孙培春教授发言:
很高兴首例试点设在胃肠外科,现代临床营养的主要起源就是胃肠外科,本科室的发展与临床营养息息相关,需求是客观而迫切的,希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良好协作,取得成绩。
2. 医务处杨修义处长讲话:
① 论从现实的客观需要,还是未来的学科发展,首例试点设在胃肠外科是非常合适的。
②我院下一步将致力于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对于营养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有与各临床专科密切协作、协同发展,才可能满足创建要求和未来的现代化医疗综合发展需求。
三、领导指示
省医党委书记、副院长蔡聚雨对我院在全国倡导发起“规范化营养优质服务单元”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并做出如下指示:
1.把握好历史机遇:目前全国临床营养行业方兴未艾,有待规范,这个机会是历史垂青于省医院和营养科的。持以真诚和开放的态度、服务和风险之精神,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服务、支持全国同行。
2. 营养科的专科服务重点要与医院发展重心一致,积极参与多学科协作中心的建立;将“重点”和“面”结合起来;重心放在重症医学、肿瘤晚期、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干部保健等;加强团队意识:今后临床营养师、临床药师、康复师、心理医师等要加入到医疗团队中,没有主次之分,根据治疗需要各自发挥作用;临床营养学、临床药学、康复医学等以往的边缘学科、支撑学科和辅助学科,都要融合综合诊疗的团队中,尽早树立和运用“早期、全程”的服务理念。
3. 临床营养不是营养科一个科室的工作,这是医院的事;尽快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临床营养的认知,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营养科。
4. 最后代表河南省人民医院,诚邀国内外同行来豫指导与交流,共同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四、补充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1.开展活动与否的区别?
客观的讲,在各个医院中营养科的力量都是相对很薄弱的;科内营养师不分专业方向,都是多面手,哪一个方向都无法精进,像“万金油”一样在低水平、低效率的、辛苦的勉强应对全院的服务需求;多是一过性的、表面性的服务,付出许多但收效甚微。通过这样的试点活动,将营养医师“打散”后“沉入”各重点临床专科中,通过三五年以上的磨合,成为基本合格的专科营养师、综合医疗团队中不和或缺的一份子,才能真正实现将营养与康复、药学、心理、护理、临床相融合的目标(单独强调、实施临床营养效果差)。
2. 试点工作开展后如何做?
分为如下几步:首先要调查(病种、膳食和营养类医嘱、营养宣教和营养支持结局等的现状)、分析和初步判断;第二步要明确群体化的对象、路径和方案(要将60-80%以上的患者归类为若干亚组,制定每一亚组的协定处方、协定宣教方案,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临床医护来完成);营养师负责培训、抽检、支持、改进;第三步:对于20-40%以内的危重、疑难、重点患者,营养师要采取早期、全程的个体化服务(营养筛查→营养测评→营养诊断→目标→方案→实施→监控→改进→再评估→出院后居家营养照顾等)。
3. 试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将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流程、技术、环节的问题,首先要把这些问题、这项工作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和处置,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事论事。抓住最主要的矛盾,有一个明晰的技术路线图,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分步骤的将能做的事情做好,其余有待于在今后不断循环发展中去解决它。
下一篇:临床营养治疗中“序贯”思维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