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营养管理
武警河北总队医院内一科 马荣炜 高蕾 杜卫琪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特别是存在慢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等,特别是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体重轻、体质差,各种应激能力及免疫功能减低,长期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甚至电解质紊乱。单纯抗感染治疗容易产生抗生素耐药和二重感染率增高,再有冠心病基础,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延误治疗时间,死亡率增高。研究发现营养物质是提供呼吸系统结构和完成复杂呼吸过程的基础。为此我们做了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评估营养支持作用,从而不断推广。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将我科住院的88例呼吸道感染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肠道外高营养合并应用抗生素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平均年龄68.4岁;B组为单纯应用抗生素组46例(男41例,女5例),平均年龄67.5岁。
1.2 入选标准
全部患者均合并1-2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脑卒中等;测得体重指数均≤19kg/m2;并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痰培养及胸片或CT检查,确诊为肺部感染,根据临床经验及痰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1.3 治疗方法
A组(肠道外高营养组):每天应用复方氨基酸500ml及10%葡萄糖500ml,隔日应用20%脂肪乳250ml静脉滴注;每天加用脂溶性维生素(II),水乐维他各1支;隔3天输注20%白蛋白10g1次。B组(对照组):按照常规予5%-10%葡萄糖或糖盐治疗为主。两组视病情常规应用解痉、平喘及化痰等药物治疗。同时合理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抗休克兼治主要疾病等。抗生素与主要疾病的药物治疗按照临床常规进行。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血常规、血脂、血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痰培养及胸部X线或CT检查等,并于治疗第14天复查以上指标及测定体重指数
1.5 疗效判断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疗效判断分为:痊愈(指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胸部X线检查炎症明显吸收,痰菌转阴)、好转(感染症状减轻,痰菌转阴或阳性)、无效(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反而加重者)。痊愈和显效合并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比较,A组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生化指标及体重指数比较
A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及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加,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及体重指数较A组治疗后比较统计学有差异(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