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与心内康馨病区
协作机制框架(第一稿)
【“规范化优质服务临床营养
专科单元”示例】
协作机制包括两个部分: 1. 正文(word形式,2页左右):目的、意义、联合宣教;联合服务;联合科研及联合教学工作等。 2. 附件(表格、流程图等形式):对过程中各个细节的补充描述,暂缺。 |
一、协作营养宣教
(1)病房走廊
在心内科康馨病区走廊墙壁悬挂展板,内容包括:心内科患者最关心的10个营养饮食问题、入院及住院期间营养服务流程等,以降低人工服务成本。
(2)印刷品
调查心内科膳食医嘱、疾病种类、患者年龄以及其他项目的分布及频率;按频率由高到底排序,选出每项中能够覆盖80%患者人群的内容。印制主要服务人群的针对性印刷品;目的:①告知营养服务流程和营养医师的联系方式;②提高患者依从性;③减轻临床医护及营养医师的工作量。
(3)病人食堂
(4)小组教育
每次针对10-40名具一定共性的患者人群,采用讲课+互动的方式进行宣教教育。根据心内科康馨病区平均住院日,确定小组教育频率,以基本保证每名患者住院期间均能接受一次小组教育;如平均住院日为7~10天,则每周一次,如住院周期为15~20天,每2周一次。
(5)1对1宣教
(6)医护教育
(7)新媒体宣教: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微信、微博等进行大众形式宣教。
(8)传统媒体宣教
(9)社会活动:定期参加相关社会活动:义诊、病友会等。
(10)其他
二、协作临床营养服务
按时间纬度可将服务分为五个部分:入院24-36h内服务、住院期间服务、出院前服务、出院后(居家)服务及专科门诊服务。
(1)入院24-36h(入院营养筛查):
①80%的患者人群:时间:约5-10min;形式:查房期间或其后1对1面谈、发放印刷品,登记;地点:病区。
②20%的患者人群(VIP患者以及特殊膳食医嘱的患者):时间:约15min;形式:1对1面谈问答;地点:病区、营养门诊或营养科约谈室。
(2)住院期间(营养测评、辩证施膳,落实营养类医嘱):通过展板、印刷品以及每天查房前后和小组教育,进行服务。
(3)出院前(落实出院医嘱):80%患者人群通过展板、印刷品、小组教育以及每天查房前后进行服务。20%VIP患者及特殊膳食人群进行个性化服务。
(4)出院后(居家):告知患者可在固定时间到营养门诊进行咨询;建立网络工作室,通过邮件、QQ、微信、微博、电话或者专科门诊等形式进行咨询服务。
(5)专科营养门诊:协同心内科医生,建立专科营养门诊,一周选半天。(建立专科营养门诊的作用是服务临床的门诊医生,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三、协作科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