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即时和餐后 30 min 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答的影响_中国临床营养网

餐后即时和餐后 30 min 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答的影响

2014-12-27 16:29:12  浏览:842  作者:临床营养网
李丽
营养科主治医师,就职于武警总医院营养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营养学硕士

擅长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痛风、肾脏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营养调理和日常膳食保健。

在《家庭医生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保健时报》等报刊杂志撰写科普论文十余篇。
在《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广东医学》、《武警医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科室电话:010-57976733

 

餐后即时和餐后 30 min 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答的影响

李 丽, 王环宇, 王 磊, 吕 利

摘要 

目的:研究餐后即时运动和餐后 30 min 后运动对妊娠期糖尿(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患者血糖应答的影响 


方法:112  GDM 患者在前 3 d 的餐后 30 min 后进行运动, 后 3 d 在餐后即刻进行同等强度  同等时间的运动负荷, 分别观察其 6 d 内的空腹血糖(FBG) 与餐后 2 h 血糖结果, 并与试验前 1 d 所记录血糖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餐后即时运动与餐后 30 min 后运动的血糖较试验前均有显著降低, 且餐后即时运动的 FBG  2 h 血糖均低于餐后 30 min 运动者 

结论:餐后即刻开始运动更有利于 GDM 患者的血糖控制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即时运动; 血糖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14.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占妊娠妇女的 3% ~ 5[1] 。 该病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严重程度不同的葡萄糖不耐受, 但不排除葡萄糖不耐受在妊娠前已经存在的可能性,通常 发 生 于 妊 娠 的 中 晚 期, 伴 有 明 显 的 代 谢 改变[2] 。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与巨大儿 、 剖宫产 、 子痫前期等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及远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3, 4] 。 在全营养调整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可免除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5] 。 运动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临床对于餐后何时开始运动却少有研究 。 笔者通过观察接受运动治疗的 GDM 患者血糖等水平, 观察餐后即时运动和餐后 30 min 后运动对妊娠期血糖应答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 2011 - 11 至 2012 - 05 在武警总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常规产检的 24 ~ 28 周孕妇中 , 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 GDM 孕妇 112 例 。 首诊时未使用胰岛素治疗, 年龄 22 ~ 34 岁 , 孕前体重指数(BMI) 18. 0 ~ 25. 0, 病程小于 1 周 ,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

1.2 方法

1.2.1 饮食治疗 干预开始后, 对每位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即由同一营养医师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 热量的供给及分配原则: 3 种生热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为: 糖类 50% ~ 60% , 蛋白质 15% ~20% , 脂肪 25% ~ 30% , 热能及蛋白质供给充足, 孕前肥胖者在孕期不应减重, 孕妇在观察期间禁止食用含糖量 > 9% 的水果, 以及纯糖食品和含淀粉多的食品, 应严格落实营养医师所指导的饮食处方 。 餐次分为 5 ~ 6 餐, 但总能量不变, 每餐应与前一餐间隔 2. 0 ~ 2. 5 h 进行 。 规律其生活作息时间, 并确保严格落实 。


1.2.2 运动治疗 患者前 3 d 分别在三餐后 30 ~60 min 内开始运动, 运动类型为快步走, 时间为 30min; 后 3 d 改为三餐后即刻开始运动, 类型及运动时间不变 。


1.2.3 血糖水平监测 首先记录其干预前自测3 d的空腹血糖( FBG) 及三餐后 2 h 血糖结果, 从开始实施运动之日起, 每天监测晨起空腹体重及 FBG 、三餐后 2 h 血糖情况, 并详细记录 。 比较患者运动前后 FBG 和餐后 2 h 血糖 。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3 . 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 x珋 ± s 表示, 干预后与干预前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即时运动与餐后 30 min 后运动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不论是餐后即时运动, 还是餐后 30 min 后开始运动, 其干预 3 d 内的 FBG 、 餐后 2 h 血糖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餐后即时运动与餐后 30 min 后运动比较, 不论是FBG, 还是餐后 2 h 血糖均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表 1 ) 。

 

餐后即时和餐后 30 min 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答的影响

 

3 讨 论

妊娠是极为复杂的生理过程, 在此期间, 循环负荷增加, 体内抗胰岛素激素分泌随妊娠月份而增多 ,加上孕期血容量增加, 血液稀释, 胰岛素相对不足 。此时, 胰岛功能不健全者较易出现 GDM, 其属于高危妊娠, 如不及时进行干预, 容易引发胎儿先天畸形等严重后果 。 有研究报道, 运动可以降低基础的葡萄糖刺激的血清胰岛素水平, 调节胰岛素受体, 改善糖类的利用 , 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使血糖水平趋于正常[5] 。 此外,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 GDM 患者的葡萄糖耐受, 并减少其对胰岛素的要求 。 还有研究发现, 一块骨骼肌收缩能增加对葡萄糖的吸收多达40 倍, 从而使整个身体的葡萄糖利 用明显增加[6] 。但餐后何时开始运动却存在争议, 目前内分泌学界提倡餐后 0. 5 ~ 1 h 进行运动比较适宜, 国内也有研究报道认为餐后 90 min 进行运动, 其降糖效果最强, 餐后 60 min 进行运动次之, 而餐后 30 min 进行运动与运动前比较无明显差异[7] , 这与本研究结果
不符 。 本研究显示, 餐后不管何时开始运动, 均有降糖作用 , 这与国外不少学者的报道相符[8] , 但餐后即时运动对血糖调节更为快速和有效, 与 30 min 后运动所检测的血糖结果相比, 即时运动的 FBG 与餐后 2 h 血糖更符合临床要求 。 可以认为, 餐后 2 h 是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内分泌的反馈即刻开始, 此时机体处于消化吸收活跃期, 氧供和血供均较丰富, 此时运动, 骨骼肌则需要摄取更多的葡萄糖来进行代谢, 同时提高了胰岛素的活性, 并且餐后 0. 5 ~ 1 h时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高峰, 骨骼肌在胰岛素释放到高峰前就消耗了一部分的血糖, 此时胰岛素需要量降低, 有利于其进行自我修复 。综上所述, GDM 患者不论餐后何时开始运动,均有降糖效果, 但餐后即刻开始运动效果最好, 所以, 在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之前进行早期的运动干
预, 对于血糖的控制更为有效 。


参考文献 
1 Steven G Gabble M D Cornelia R et al. Management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ing pregnancyJ

上一篇: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血糖异常孕妇糖脂代谢的影响【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

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帮你走向健康的生活方式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