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网官方QQ群:临床营养师3群:656061429临床营养师3群临床营养师1群:2754758(已满);临床营养师2群:87144124(已满),官方公众号:临床营养网;微信号:lcyycc

科普营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营养 > 科普营养

慎防食品包装“潜台词”

任利娜:

营养医师(毕业于山东万杰医学院)

目前就职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航海中路90号)。主要方向是神经内科营养干预,参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患者营养指导工作。

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微信号:rln1245279050

邮箱:1245279050@qq.com

 

               慎防食品包装“潜台词”

 

曾经追求大鱼大肉,现在是清淡为好;曾经是以量取胜,现在是营养为重。因此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不少消费者会格外留意食品包装上的标签。需要提醒的是,尽管食品包装上标明了具体成分,但有时候还谨慎,别被食品添加“潜台词”蒙骗......

 

“不含防腐剂”不等于不含添加剂

 

不含防腐剂”,但没说不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香精、色素、发色剂、增鲜剂之类都有可能被添加在食品中。

很多食品天然就是不用防腐剂的,比如罐头食品、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还有一些极干的食品如方便面、挂面等。因为罐头能把食品里面的细菌和芽孢彻底杀灭,同时又密封起来,让外面的细菌进不去,所以它不需要防腐剂,大量的盐和糖也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

但是如果盐和糖含量太高,比含有防腐剂还要糟糕。因为盐含量太高危害健康,要比百分之零点几的防腐剂厉害得多。比如说,一些酱油、咸菜等宣称不含有防腐剂,通常都是那种咸味特浓,甚至是加糖掩盖的产品。因此“本品无防腐剂”并不能成为消费者优先选购该食品的条件。

 

“不含人工色素”不等于纯天然

 

“不含人工色素”并不意味着食品里完全不含有色素,只不过这些色素不是合成色素,而是从天然原材料中提取出来的。比如含有胡萝卜素的提取物、红曲色素、紫胶红等都是来源于天然食物的色素。

相对而言,天然色素可以放心食用,但在提取过程中,也不排除含有微量的有机溶剂残留。只要合乎相关产品标准也就没什么问题,但一般产品的浓重颜色是色素带来,也就意味着其中的原料并不那么“纯天然”。

如商场中常见那种红色或绿色的“果汁”产品,看起来像是水果浓缩而成,包装上还画着大大的水果图像。但仔细看原料说明之后会发现,它含原果汁约是20%。也就是说,其中80%的内容,都是水、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混合而成。尽管用的是天然色素,但还是误导了消费者,以为它比100%的果汁还要浓厚。

 

“不含蔗糖”不等于不升血糖

 

“不含蔗糖”这种说明常见于糊粉类产品,如麦片、芝麻糊,饼干、点心之类的包装上也可见到。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很容易以为这些食品不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于是便放开顾忌地食用,但恰恰是大错特错。

因为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远不止蔗糖。精制淀粉的血糖上升速度已够快,以淀粉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糊精、麦芽糊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比蔗糖制造的血糖上升速度更快,而在那些声称“无蔗糖”的产品当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配料。

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也不意味着比其他产品的营养素含量更高。

 

“不含味精”不等于不含人工增鲜剂

 

“不含味精”,听起来似乎是相对健康的食品。但专家提示,不含有味精,不等于不含有谷氨酸钠这种成分,更不等于不含有人工增鲜成分。

现代食品工业中使用的增鲜剂品种繁多,除了味精外,还有核苷酸钠、有机酸钠、鸡精、酵母提取物、植物蛋白水解物等,而各种鲜味的水解物、提取物当中都含有相当多的谷氨酸钠。这些跟味精相比差不了多少。所以那些对味精过敏,或对食品中的钠含量有限制的消费者应该谨慎购买此类食品。

(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