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月饼”有多少营养价值?_中国临床营养网

“营养月饼”有多少营养价值?

2014-09-06 09:35:38  浏览:607  作者:临床营养网

参加教育系统的一个茶话会,同行交谈频频提到养生话题。大家纷纷说,现在连月饼都打出了营养的旗号,有“补铁月饼”、“美容月饼”、“降血压月饼”,甚至“防癌月饼”,销售人员说月饼中添加了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螺旋藻、卵磷脂、枸杞等等、等等……

“营养月饼”有多少营养价值?


此话没错,今年的月饼销售卖点的确从豪华型转向了营养型,加入了虫草、人参、螺旋藻的“营养月饼”俨然成了今年中秋市场的“新贵”;“绿色”的概念也被纳入了月饼销售的关键词,营销广告大肆宣传这样的理念:“营养月饼美味与健康同在”。


媒体记者跟我说,现在市场上的月饼一经披上了营养的外衣,顿时身价倍增,过去几十元一只的月饼已属中高档产品,现在的营养月饼动辄卖到几百元一只。翻了十倍的标价,究竟是营养价值提高了,还是企业、商家为了提高产品售价而采用的新手段?打着送健康名义卖出去的月饼真的能提高食用者的健康水平吗?会不会是消费陷阱呢?经过了多年的营养知识科普宣传和五次三番的“伪大师”事件,大众的消费意识还是成熟了很多,有些人已形成了向营养师咨询的习惯,这是健康教育所达到的可喜效果。


在月饼中加入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等做法,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呢?早在2002年,卫生部就曾对保健食品的原料提出过明确的要求,将相关物品做了三大分类:第一类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即“药食两用物品”,如山药、红小豆、生姜、菊花、杏仁、百合、蜂蜜等;第二类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草药,如:虫草、人参、芦荟、三七、当归、红花、西洋参等;第三类是不能选用的禁用物品。可见虫草、人参、芦荟、西洋参都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的中草药”,而不是“药食两用物品”。月饼做为普通食品而不是保健食品,是不能任意加入这些中草药的。


巧舌如簧的月饼营销人员会说,吃月饼就等于吃了保健品,那不就吃出健康了吗?其实这又涉及到多年来保健品消费的一个误区了,保健品是不能随便吃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身体情况需要分别对待,由于保健品中允许加入虫草、人参、芦荟、西洋参等中草药,那么自以为遵循了“药补不如食补”的养生原则,而实际上盲目进补,就等于是吃错了药!


食疗养生是一个过程,千万心急不得。靠吃几块月饼就能提高健康水平是糊涂想法,而月饼做为高热量食品是不宜经常吃的,因此如果将一些功效成分加入到月饼中,用月饼的主料精制面粉和油脂做载体也是不合理的。


国家现有的食品生产标准中,没有关于月饼制作可以添加中草药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在月饼中加入人参、虫草等中草药是违反国家规定的。不仅如此,根据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从2008年起就应该将“营养标签”标注在相关产品的外包装上,标示内容包括营养成分表和营养成分功能等。从这点看,“营养月饼”只标含有虫草、人参等成分,不标虫草、人参的具体含量的做法也已违规。着重宣传的营养功效的背后,月饼中到底含有多少人参、虫草、西洋参?消费者是有权知情的,如果不提供这些资料信息,那么连营养专业人员也无法评价其月饼的营养价值。


(来源:宁莉论养生微博)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李文蕾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