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网官方QQ群:临床营养师3群:656061429临床营养师3群临床营养师1群:2754758(已满);临床营养师2群:87144124(已满),官方公众号:临床营养网;微信号:lcyycc

临床营养优质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活动 > 临床营养优质服务

【胜任力】你干得很辛苦,不代表你干得很有价值(三)

《胜任力培训导论》课程讲师

 

王璐

 


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际医疗中心主治医师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膳食健康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食疗分会理事,郑州营养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专业擅长:慢性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慢性病健康管理。
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论文3篇;参译专著1部;参与省厅级项目1项。

 

 

【胜任力[导论]“头脑风暴”学员发言】 主题:
①请结合自身,谈谈对“胜任力”和“胜任力导向教育”的理解?②请提出1~3条自身在工作中突出的困境/问题(每条不超过30字)。③国家规定1:200床位比例配置营养师,实际某营养师每天仅服务5名患者,剩余195张床未覆盖。
站在营养师、营养科负责人和医院院长的角度,如何看待/考虑这个问题?④某家2000张床位规模的医院,该院营养科以肠内营养服务为主,每天实际服务全院60名患者(3%)。
站在营养师、营养科负责人和医院院长的角度,如何看待/考虑这个问题?

 

 

侯欣言(学号6047)


单位:浚县人民医院 营养科

职称:护师,健康管理师

专业擅长:慢病管理、健康管理

 

请结合自身,谈谈对胜任力胜任力导向教育的理解?胜任力:个人认为是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综合能力,优秀完成该工作。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包括个人从事这项职业的态度、积极性,价值观和人格魅力。    

 

胜任力导向教育:是引导工作思维模式转变,从无厘头,没有效率的工作模式像有流程有制度有标准的方式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请提出1-3条自身在工作中突出的困境/问题(每条不超过30字)    

 

1. 护理转岗营养科,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时间短,业务能力欠缺,缺少经验,缺乏信心。   

 

2. 在日常工作中琐事太多,不能全职开展临床营养业务,十分想做好,却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3营养科开展项目的收费问题,肠内营养制剂不能参与医保限制临床开展业务。

 

国家规定1:200床位比例配置营养师,实际某营养师每天仅服务5名患者,剩余195张床未覆盖。   

 

站在营养师、营养科负责人和医院院长的角度,如何看待/考虑这个问题?营养师资源浪费,工作方法欠佳,缺乏积极性,营养科的工作滞后,缺乏原动力。让其参  加胜任力培训班,提升自身能力,学习技巧,以点带面,融会贯通,将临床营养工作扎实推进。   

 

某家2000张床位规模的医院,该院营养科以肠内营养服务为主,每天实际服务全院60名患者(3%)。    

 

站在营养师、营养科负责人和医院院长的角度,如何看待/考虑这个问题?营养科工作效率底,实际开展业务与配置不吻合,应该找到营养科短板,制定改进计划,通过PDCA循环等更多的管理方法解决营养科现状。

 

姓名:刘娜(学号6043)


单位:宜阳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职称:住院医师

 

1. 由临床过渡到营养,在接触胜任力导向培训前我的思维一直还停滞在临床模式上,我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在冰山模型平面之上,通过学习才明白任何一项工作开展前是需要思路来指导,不然就容易走偏、迷茫,甚至于做得碌碌无为。    
开展工作时是需要方法的,胜任力培训给我们提出了MAIE模型:到现场监测,才能发现问题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对策去解决,并总结评价以达到改进和提高。    
工作要开展了,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我们的基础,怎样来便自己具备这些那就是提供给我们的教案制的PDCA。    
胜任力导向培训引导我们走向优秀临床营养师,它用一套闭环的思路来指导和评价我们所做的工作。感谢省医各位老师提供的学习平台!    2.工作中遇到的困境:1.)对于我们要起步的单位,如何取得科室协作;2.)对于营养师的认可度不高。    
3. 覆盖率不高:作为营养师角度应该提高工作效率,点状突破式推进。    
4. 床位2000,服务只有60,作为营养师应该回顾自己的工作模式,科室协作情况,对营养师的认可。

 

 

高坤峰(学号6048)



单位:新郑市人民医院 营养科职称:营养师(初级)
胜任力的理解:胜任力是一种足以能够担任的能力,区别于其他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能够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由单纯的智力高低为标准转变为以个人综合素质为标准,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   
胜任力导向教育:是带教老师在教学中对“能力”进行提炼、强化、传授,而非传统的知识教授。学习者最终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还可以掌握沟通技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方法等,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更加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工作中突出的困境:1.刚转岗营养科,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工作开展无着落;2.医生与患者优先考虑经济费用问题,临床营养项目均为自费,如何顺利开展工作?   
结合所在医院实际情况,从一名营养师的角度考虑床位覆盖率低的问题:    
1.营养科刚起步,目前工作开展成绩不突出。营养干预效果相对于临床治疗起效慢,有效数据支撑证据不足,临床医师对临床营养工作认可度低,病区协作少且无规范;     
2.营养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现有营养师无过多时间与精力细化工作内容,而是采取“一对一”工作模式,覆盖率低;     
3.县级医院,在院患者考虑经济因素多一些,对营养科收费项目接受度低。    
从一名营养师的角度考虑肠内营养服务为主的问题:     
1.营养科人员数量限制,优先解决临床科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医院对营养科有经济目标的要求,而肠内营养占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    3.惯性思维,临床营养工作以肠内营养为主,缺乏规范。

姓名:崔书楠(学号6049)


单位:新郑市人民医院 营养科职称:营养师专业擅长:孕期营养指导
讨论一    1. 作为1名临床营养师,每天仅服务5名患者,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①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临床营养支持的认同率不高,看重对疾病的治疗③个人效率低,没有计划,没有规范的工作流程。    
2. 作为1名营养科负责人,首先考虑营养科的生存和运营,找出以下几方面原因①专业的营养师不够②医院重视度不够③科室目标,职能任务不清楚④营养科人员职称是否达到要求。    
3. 作为1名院长,首先要重视营养科的发展①大力发展营养学的科研活动,使医院形成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工作体系②引进更多营养专业高学历人才,形成学科人才梯队。    
讨论二    1. 作为1名临床营养师,肠内营养支持率太低的原因:①对患者及家属营养相关知识普及不到位②临床医生偏重肠外营养,对肠内营养制剂特点不了解③营养师是否对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评估,随时调整计划,实现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2. 作为1名营养科负责人考虑①营养师工作宣教是否做到位②怎么改善更多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    3. 作为1名院长,我的观点是建立由医师,营养师,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营养支持,首先临床医师对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风险进行具体评估,然后营养师制定营养方案,使更多患者营养不良得到改善。

杨洁(学号6022)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 营养科 职称:注册营养师RD,副主任护师专业擅长:各类疾病患者的营养咨询; 体重管理、糖尿病管理。
问题一答:通过胜任能力体系的学习,了解到了自身能力优势与不足,今后将以各种方式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了解并实践在联想的职业发展路径。    
问题二答:工作中的困境:感觉营养师在医院工作中,被认可度不大,另外科室收费项目少,都是无偿工作,领平均奖,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人员配置少,很多工作也无法开展。    
问题三答:作为营养师,营养科负责人,院长,对于每天营养师实际只负责5个病人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多宣传,多深入病房,与临床科室加强合作,工作逐步得到认可,才会有更多的病人想得到营养师的服务。    
问题四答:肠内营养工作实际开展少,可以培训临床医生加入到营养队伍来,每个科室培训设置一到两名临床医生负责本科室的营养工作,营养科的人,直接与每个科室的负责本科营养的医生,对接,指导监督其工作。

马嫄(学号6016)



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营养科职称:注册营养师RD,营养师,主治医师专业擅长:临床常见病营养支持治疗;体重管理
问题一答:2016年7月至今,已在营养科工作4年余,营养科的建设从无到有,我想在不同的阶段,“胜任力”的要求均是不一样的。建科之初,恰逢三甲评审,如何准备三甲评审11项条款内容,如何建立配置室等等,在建科之初能否胜任这些工作是一个考验;随着评审工作的顺利结束,营养科完成了从0到1的建设,如何给1后面添加1个0,2个0,我想这是对新阶段“胜任力”的又一个考验。    “胜任力导向教育”是对不同阶段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一个指导,立在对不同阶段遇到的矛盾 问题解决处理的一个学习。    
问题二答:工作中困境    1.不能系统学习 及时更新临床营养相关知识的苦恼;2.如果转变营养观念的困扰;  
问题三答:营养师  每天服务人数与要求人数,相差甚远,作为营养师个人,应该考虑是不能还是不行,如果是不行,那就要从自我分析原因,如果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是不能,那就要从大环境多方面去分析需服务人数少的原因。    
营养科负责人:未覆盖者病种,营养状况,应被服务而未接受服务,原因在哪里?医生意识、患者家属意识 ,即使服务采取不了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分析原因,逐个解决。    
医院院长:营养师服务患者少,从多个环节分析原因,意识的转变需要时间,先强制筛查,评估,干预,根据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住院费用的消耗的变化,从强制话要求变成一个常态化需求。    
问题四答:营养师,如果大部分患者需要服务,专业能力能否胜任,工作效率如何,依然是分析不能和不行的问题。    
科室负责人:未覆盖者病种,营养状况,应被服务而未接受服务,原因在哪里?医生意识、患者家属意识 ,即使服务采取不了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分析原因,逐个解决。    
医院院长:营养师服务患者少,从多个环节分析原因,意识的转变需要时间,先强制筛查、评估、干预,根据住院天数 并发症发生 住院费用的消耗的变化,从强制话要求变成一个常态化需求。同时,不必要的一对一服务的患者,可以采取一对多,培训好医生 护士,再服务更多的患者。

唐桂云(学号6018)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营养科职称:营养技师专业擅长:孕期、围产期营养管理;体重管理、糖尿病管理。
讨论一:个人是第一次接触胜任力以及胜任力导向教育,从字面理解认为胜任力就是个人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或者有实力担当某种职务,而通过这种能力(比如专业知识、责任心、个人技能等)将优秀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    
讨论二:    问题一:大多数医学院校培养的营养学科本科生都是4年制,不能考公卫医师,进入医院营养科承担的职务是营养技师,营养技师在开展营养工作中受到很多限制,营养技师如何定位?    
讨论三:    个人认为针对一名营养师每天仅能服务5名患者,剩余195张床位未覆盖这个问题,此时营养科应选择科室点对点服务,针对某一个科室进行全面的临床营养诊疗合作,以科室带动科室,以及培养每一位临床营养医务人员成为一名营养师,建立营养诊疗病区,营养师点对点负责营养病区,临床营养医务人员也可以介入至营养治疗工作中,仅仅依靠营养师的力量想要达到床位全覆盖,这样营养科的人力资源成本过高。    
讨论四:    如果营养科仅仅是以肠内营养服务为主,这样临床营养科的发展是局限的,个人认为从肠内营养服务开始,可以扩宽肠内营养服务人群,建立成立营养诊疗病区,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成为一名营养师,肠内营养制剂由营养科配制,但是开具肠内营养制剂的处方权可以开放给临床,后期由营养师跟踪随访,以此扩宽营养科肠内营养服务人群。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